关于曹博士
曹子策博士,国际催 眠大师,超个人心理 学家,生于60年代末期,经历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年代到改革开放的各阶段的变迁,精通百科和中西文化,艺术和历史,多次举办个人画 展、收藏展、音响展,举办社团,化学(浙江大学,学士),高分子材料(复旦大学,硕士),物理学(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等科学学历,对于物质世界基本规 律非常通晓,且广泛涉及佛、道、密、瑜珈、基督(更多)
玩味人生
天然翡翠A货 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
为了您的权益,收货时请先拆开包装查看物品无异议后再签收,如快递公司不允许先验货后签收,请签收后留住
首页>>曹博士催眠疏导焦虑症心理

2013-5-3 10:32:33

曹博士催眠疏导焦虑症心理

曹博士催眠处理焦虑症心理

(1)沈先生,焦虑,抑郁,急性惊恐发作,濒死感强烈,血压激荡,无法站立,恐惧出门,持续1年。

这个个案的求治过程很波折。起先,是一位女士一直打电话,来咨询催眠治疗是否可以治疗焦虑与恐惧,非常关心治疗效果能否保障,我很耐心反复解释不能保障,但催眠治疗的效果是所有心理治疗中最快最有效的,我会尽力而为的,显然这样的答案不能让她满意,她还不能决定来治疗。于是,每隔几天,她就来同样的电话咨询。持续近一个月,终于有一天她决定来治疗,但要求我上门,理由是个案不能出门,有恐惧与障碍,会惊恐发作,目前连上班都停了。对于新的陌生客户,我是不出症的,必须要求个案来我诊所治疗。她又没声音了。几日后,一个男人来电话咨询恐惧症状的催眠治疗,我听听似乎情况与那女子很相似,就问他你家里有人帮你咨询过吗,他笑了,说被我听出来了,是她老婆打听的,并预约想过来先咨询一下,但要等他安排,因为他出行有问题。因为已经电话交流多次,我很了解他的症状表现,并建议他,既然想来治疗,就应该相信我们,不必再来咨询,浪费时间与金钱,不如直接来治疗。他说考虑一下。结果当天下午就来电话约定第二天来治疗。至此,他一直没有泄露真实身份,我觉得他极爱面子。

第二天,我如期见到了这位沈先生,斯文读书人的形象,微笑可掬,不象他描述的那般恐怖模样。他中年,中等匀称身材,硕士生,国营大厂项目主管。问题发生在一年前:那天,他骑车出门上班,突然感觉心头不适,心跳加快,感觉血压上升,心慌,大汗直流......,他不敢再上班了,立刻返回家中,拿出血压计,发现血压升高许多;他觉得非常紧张;又过一会再量,还在升高;他惊恐万分;难以控制的恐慌占据了此刻他的心,禁不住又量一次,结果血压还在升高......,一种濒死感将他完全击垮,他觉得他立刻会死!用最后一点力气拨通120就昏死过去......。清醒过来,当然发现已经躺在医院里,一个人,很无助的看看两边,都是老态龙钟的老人,想想自己才40岁光景,就沦落到如此地步(紧张时连尿都失禁了),他的心境坏到了极点。医生负责的帮他测试了全身各项生理指标,除荷尔蒙外(我个人臆测),均是正常,告诉他是心理问题:急性焦虑惊恐发作而已。退院回家。于是他开始在上海知名的精卫中心、华山医院等心理门诊寻求治疗,当然结果都落实在药物治疗上,吃了许多种药连带心理咨询,效果甚微,只要一听到诸如:马路上的喇叭声,就会惊恐法发作,跌到在地上,大汗淋漓,血压上升......。工作已经无法再做,停在家休息。当然不甘心就这样混下去,于是就找到了我这里。

既然是心理原因,催眠治疗就定能大显身手。我帮他做了敏感度测试,中等偏下,完全可以很好被催眠。据我个人经验,焦虑一定与生命能量受抑制(性无能)有关,而惊恐一般是潜意识受到不当暗示有关,他还有抑郁倾向,与生命中的失败经历有关。催眠治疗开始,首先处理他的性生活状态,问题突出而明显:他的性器管较文秀,显然不能满足他那比较强势的老婆,雄性丧失,比较紧张焦虑,多无能无助感,显然这对一个男人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会产生致命影响(潜意识的无能无助感)。为取悦老婆,性爱环节大多为老婆使用工具,自己无法很好满足,所以这是焦虑的原因之一。

显然这个原因不足以解释惊恐发作的全部。接着,我催眠处理他的情感生活,结果在催眠状态中发现他一生中最爱的人,居然是初恋情人,不是他老婆:他很满足与怀念原来的恋人,觉得是心心相应的一对,他没有告诉过女友,他喜欢童安格的歌,女友居然就将此磁带买回家给他听,很默契的。但母亲似乎不喜欢此女,后来阴差阳错,有女(他现在老婆)追他,有男追她......错误地分了手,内心充满失落与无助感(所谓的“爱情”与“孝心”冲突的时候,常常是两败的,做父母的应多反省)。这个原因也不足以解释惊恐发作的全部。

继续深挖这段失败的情缘对以后生命的影响,发现的确给他的生命造成了致命的一击!分手不到一年,他发生了第一次的惊恐发作(距今10年左右),症状与现在类似。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绝对不是与前女友分手那么简单的。于是继续催眠深挖,显现出他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事件:高中他喜欢文课(说明他是个感性为主的人),而父亲却逼迫他选择了理科(适合很理性的人),虽然大学考上了,却内心一直不喜欢,一直发展到从没喜欢过自己现在的职业(父母的价值观如何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呀)!看来这一生都压抑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生命充满无力、无助与无奈感,无法对自己生命负责与承担,潜意识开始寻找合适机会爆发一下:让他惊恐发作!难道这就是全部原因?可以鸣锣收鼓了吗?如果真是那样,这个案例我就不会公布出来,我的直觉告诉我,原因似乎另有蹊跷。

接着,挖掘他童年的记忆,发现在他10岁时,他父亲也曾经因为有急性胃病而导致过惊恐发作,上吐下泻......,在他儿时的潜意识里打下了深深的恐怖的烙印并深刻记忆了整个惊恐发作的过程。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诱发因素。但我还是觉得理由不够充分,因为如何解释他潜意识选择的发病时机呢?关联了他的所有问题与经历,我一下子明白了问题的重点。

我再度催眠他回到了10年前发病的当下,明确地告诉他的潜意识,不要再回避问题的本质,告诉我实相!潜意识真是制造与解决问题的高手:原来,那次除了在母亲大人的淫威下,被迫无奈与女友分手,让他痛苦不堪的同时,真正的原因是,单位里与他一起公关项目难题的骨干走了,项目难题需要他一个人完全独立负责的完成下去,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巨大的恐惧与无助与无奈感淹没了他,极爱面子的他将如何应对?他的潜意识智慧地为他找到了出路,让他惊恐发作,丧失工作与责任能力......,合理结束剧幕。漂亮吧?他的潜意识成功地制造了这一切,也记忆了这一切。

既然如此,挖掘这此发病的原因就势如破竹了,在我的催眠指令下,他的潜意识乖乖的交代出了事件的真相:公司重用他,在一年半前交给他们所在小组一个大case,进展一切顺利,而就在半年前,攻克最难关的时候,小组里的另一为骨干因个人原因出国离开了公司,他要一个人独挑大梁,显然再次超出了他的实际能力与心理承受力,而曾经因为要照顾他10年前惊恐发作而一夜白了发的老母亲,此刻已经因为脑梗而瘫痪在床(他不敢面对病弱的母亲,只是出钱请阿姨照顾他母亲,他在自我责任面前已经习惯无奈、无助与无责),已经不再能照顾他!还需要他费心照顾......,外忧内患,他几乎无路可走,于是,他智慧的潜意识又再次制造了这次惊恐发作,让他成为一个无法对任何事件负责切却要别人照管的病人。

真正的原因找到了,处理过程与效果就不再赘述。自然欢喜跳跃而去,人到中年,受此灾劫,自然生命觉悟,重新做人,学会承担一切,对生命与家庭社会负起责任,宛如新生。对于这个案例的探索治疗,我非常喜欢,自觉回味无穷,惊讶于潜意识的造化与弄人,写出来与众位分享。

(2)刘小姐,设计师,焦虑,痛苦,身心不适,无法工作,持续1年

这是我最轻松的一次催眠处理。她叫小刘,30岁,楼盘策划设计师,即将结婚。她的问题也是焦虑、忧郁、痛苦、缺乏信心,已经不能坚持,影响到生活很工作。她的敏感度不错,我刚引导她做完放松,她就开始了心灵的自动治疗,讲到她来自哪里,做什么的,目前景况,男朋友是谁,近况如何,他们俩关系如何,即将如何,其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然后自己会如何正确看待,如何正确处理,如何保持乐观,信心,成功地过好每一天,做到让自己放心,让父母放心,让男友放心,让公司领导放心,让社会放心。结果,我什么话没说,一个多小时后,她自我治疗完毕,理清楚自己内心纷繁复杂的各类头绪,开开心心的离去。以后我保持和她沟通,积极,开朗而快乐,的确与治疗前,判若二人!实在神奇!(她的内在问题我就不在这里赘述)

(3)姚女士,名校教授,无名焦虑,不能入眠,影响工作生活,持续1年

姚女士,40多岁,13岁女儿的母亲,博士后,中国一所顶尖著名大学的教授,年轻力壮,事业辉煌,学生很喜欢她,学校很重用她。按理应该活得快乐而自在。但她近一年来,内心觉得越来越焦虑不安,有点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开始失眠与抑郁,自己也分析不出个原因,就来找我帮助。通过催眠治疗,发现她的问题是由于离婚后,这1-2年来,没有性生活,虽然用自己的理智去压抑,但越来越失去抑制力,她虽然也在谈男朋友,但鉴于失败的婚姻,不想立刻再结婚,而她又是个传统的人,不愿意与现在的男友在婚前有性行为,故而问题产生了,巨大的性能量无处发泄,导致了她的焦虑。她的催眠敏感度不错,于是利用催眠暗示,引导她动用幻想力,在催眠想象中达到交合和高潮,彻底的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内在性压力,并贯以正确催眠后指令,将其注意引向学习和工作,并对性有正确的认识,结果非常好。以后数周保持和她的交谈中,发现她更热情高涨地投入工作学习中,再也没有强烈的焦虑和困扰。

我认为凡是焦虑都有最初的原因,但在清醒的显意识层面一般无法直接了解到,通过催眠处理找到内在原因,是解决焦虑的根本之道,而且轻松有效。

(特别强调,催眠探索个案心理问题,具有个案独特性,不具备民众的普遍性,属于生理疾病仍需去医院接收治疗,催眠处理只是心理疏导辅助手段,虽然常有效果,但也因人而异)

载自曹子策催眠著作《催眠术与心理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欢迎转载,并请标明出处。